台灣氣候悶熱潮濕,因此許多人會忽略保濕對肌膚的重要性。若肌膚中缺乏水分,會使角質層代謝異常,無法維持健康的肌膚狀態,當肌膚抵禦外在傷害的功能下降,搔癢、紅腫和脫屑等肌膚問題就容易找上門。本篇將告訴你怎麼知道保濕夠不夠,並提供各膚質臉部保濕方法,了解如何正確保濕,打造水潤亮白肌!
保濕的意思是維持肌膚含水量,使肌膚表面的角質層自然脫落時,不會感到乾燥、緊繃。肌膚中的水分大部分是由人體自己製造,真皮層含水量最多,角質在慢慢往上代謝分化的過程中,水分會漸漸散失,因此誘發細胞裂解天然保濕因子釋放在細胞中,透過天然保濕成分來減緩肌膚乾燥、不適的感覺,而細胞間的脂質和皮膚的油脂含量,則可以防止表皮水分流失,並維持肌膚潤澤、滑順的觸感。
既然保濕對於肌膚是如此重要的保養工作,那麼我們怎麼知道保濕夠不夠?正常肌膚含水量約為20~35%,也就是說正常肌膚在做好保濕和健康的狀態下,摸起來應該具備潤澤且滑順的觸感。相對的,若肌膚含水量在10%以下,就容易出現乾燥、粗糙、脫屑、暗沉、紅腫和發癢等肌膚問題。
因此想知道自己的保濕工作是否到位,建議在保養結束後摸摸看自己的肌膚,若出現以下2種情況,就說明需要根據膚質重新調整臉部保濕方法:
每個人適合的臉部保濕方法都不同,且外在環境、睡眠、壓力、清潔和保養習慣,也會影響肌膚狀態,建議根據自己的膚質重新調整臉部保濕步驟。下方列舉5種不同膚質如何保濕的方法:
臉部做好保濕不但能夠提升肌膚含水量,促進角質代謝更新,還能加強肌膚抵禦外在傷害的能力,保持穩定、健康的肌膚狀態;當角質層含有充足的水分,肌膚自然就會變得明亮Q彈,摸起來也更水潤和細膩。接下來提供4個臉部保濕步驟,幫助增加肌膚含水量。
幫肌膚保濕前,一定要先確保肌膚乾淨,沒有髒汙殘留,避免過多油脂堵塞住毛孔。使用清水洗淨臉部肌膚時,也可以增加角質含水量,但要注意清洗時間不可過長,因為若使用清潔力較強和介面活性劑較強的產品,容易將維持肌膚結構的脂質也洗去,造成肌膚乾燥、緊繃,且洗完臉後要趕緊補充鎖水產品,避免角質層中的水分加速散失。
選用含有保濕及修護成分的精華液補充肌膚水分,並達到修護肌膚的效果。例如玻尿酸、維他命B、維他命C、胺基酸、三胜肽和五胜肽等,協助增加肌膚保水度,高效淡化細紋,重現緊緻水潤肌。
提升肌膚含水量後,肌膚油脂不足的人,可以再補充鎖水成分,幫助肌膚防止水分散失,抵禦外在傷害入侵肌膚表層。例如神經醯胺、凡士林、甘油和礦物油等類似肌膚脂質的成分,調理肌膚紋路和潤澤肌膚。
紫外線穿透度高,能夠深入表皮破壞真皮層內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纖維,使肌膚失去彈性並分泌黑色素,產生膚色不均、皺紋和斑點,促進肌膚老化現象。因此保濕肌膚後一定要擦上防曬產品,降低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,也可以戴上寬邊帽、長袖衣物加強物理防曬,外出時建議每隔2小時就補擦一次防曬產品,加強防曬效果。
市面上保濕產品非常多,如何節省保養時間又能達到保濕效果?NU+derma 多效合一海神霜-金采賦活保濕精華霜,提取法國珍稀植物海茴香頂端原生單體活性CIC-2成分,以專利無菌培養技術保持成分中強大的修護力,並使用5000萬顆微分子水膠囊包裹,接觸到膚溫時完整釋放,提高保養效果;海神霜除了添加有效的補水和鎖水成分外,還採用延緩衰老的金箔成分幫助穩定膚況,加速成分傳導和吸收。
關於保濕,您可能還會想知道: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